东官河西起古黄城南门,南面有如今台州绿心的方山山脉数支 溪流注入,并有几处与温黄平原的 母亲河-永宁江相连接,构成纵横 交织的水网,至东出黄城六、七里 处,修筑了多座限水的小型工 程—如仙浦闸、蛟龙闸、永裕闸等。 因为东官河从山下郎叉口有支流 永裕河流经,形成两条小浦,因而村庄得名为双浦。
古人云:水源枝注江海边曰 浦。浦在古诗文中有着极富诗情 画意的场景,往往使人联想到雎鸟 栖息,白露蒹葭。许多古人会在此 送别,孤舟帆影,伊人伫水,饱含离 情别绪,因此也留下许多流传千古的名篇。
此处也记载有一首清人的《咏 仙浦闸》:横桥一带簇烟林,旧迹仙 人渡口深;合浦有珠寒莫御,不如 沙水漾成金。诗中有隐逸、宁静的 韵味,浦水悠然,夕阳辉映,金波荡 漾。
治水是几千年来人与自然共 存和发展的过程,如从远古的大禹 治水到当代的五水共治等。这里 在南宋时曾是一代大家朱文公的 工作打卡点。任职浙东路常平茶 盐公事的朱熹在这块平原上兴修 水利,筑有陡门、蛟龙、回浦、金清、 长浦、鲍步六闸,排涝泄洪,抵御咸潮。
朱熹在上书朝 廷的 《黄岩兴修水 利奏章》中道:“黄 岩熟,则台州可无 饥馑之苦,其为利 害非轻”。依我的有 限考证,常平公事 该职应为朝廷直接 任命的赈灾专员, 略相当于省一级, 即负责民政、水利 等方面的厅官。陡 门、蛟龙二闸就在 此地,其他四个闸 分别影响着现在临 海东部、路桥、温岭一带的农业,温 岭在明成化前还隶属于黄岩。朱熹 建六闸中此处有其二,说明这里曾 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浙东大片平 原的核心所在。
传说古时候有两个村民入山, 在方山滴滴岩看二位仙人下棋,痴 迷其间,待棋局结束后回到村子 里,发现父母妻儿等家人均与离 世,满村的陌生面孔,顿感亲人隔 世、悲伤欲绝,遂双双跳入浦水之 中,故有仙浦之地名,也有后人因 此留下“仙人渡口空遗恨”的诗文。
时光来到2004年,“云娜”台风 肆虐,风如拔山怒,雨如决河倾,双浦多面临水,现存的小水利构筑、 许多老旧民居建筑不堪重负,全村 受灾严重,数处民房倒塌,五人丧 生。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 亲临双浦村杨家里现场,指挥生产 自救,叮嘱要迅速恢复生产、重建 幸福双浦。
而今,东官河疏浚治理,永宁 江新闸矗立,河晏水清。新的双浦 社区整村改造,全社区1500余人住 进了整齐划一的楼房。现在的双浦 北有永宁江科创经济带,城市快速 路与省道穿境,铁路与城市轻轨纵 横。发展经济引进大型现代化企业 入驻,这里还是著名的上市企业公元股份的总部和主要生产基地。巧 合的是公元股份也是有着水利、地 下管廊、海绵城市概念的国内大型 的给排水管材生产企业。
“上善治水,水利万物而有 静”,上善是极高的德行,伟大的劳 动人民在治水中改变着与自然和 谐共存的历史进程。站在朱砂桥的 桥头,南眺丫髻岩,东官河与永裕 河于此汇融,虽没有看见永裕河上 的古闸,也没有津浦悠悠的怀古情 思,只见岸草茂盛,河流清澈,晴空 白云。浦水静流,守望着这片土地 的变迁和兴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