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高效“左右手”
漫步在公元股份双浦厂区,“绿意”扑面而来,树木、草地映入眼帘,鸟鸣声不绝于耳。车间内,一台台排列整齐的机器正忙碌运转,一条条机械手臂有条不紊地作业。偌大的车间,工人却寥寥无几。
这是公元股份的智能工厂,基于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自动化生产集成系统,2023年被认定为“浙江省智能工厂”。该工厂利用数字技术和数据资源,可实施数字化生产样板、数字化工业互联网平台、数字化业务流程等数字化项目,是公元股份在转型升级道路上迈出的一大步。
“此前,一台注塑机至少需要一人操作,而现在传统的人工流水线不断被高度自动化的机器人生产线取代,一个车间只需要五六名工人巡视。”公元股份董事长卢震宇说。公元股份坚持深挖节能降耗潜力,多措并举,形成一套以抓“左右手”为主基调的绿色、高效的发展模式:一方面,抓紧自动化、智能化的“右手”,解决效率问题;另一方面,抓好低排放、低能耗的“左手”,解决责任问题。
从小作坊到大集团
公元股份成立于1993年,母公司是公元塑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 “公元集团”)。1983年,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公元集团创始人张建均辞去浙江省台州市黄岩罐头厂的工作,投身商海。靠着东拼西凑的3000元资金,在黄岩城关环城南路租了两间旧平房,购买1台15克手摇注塑机,雇了几个工人,办起一家加工日用品塑料制品的小作坊。
1983年到1992年,张建均跑遍了大江南北,终于拥有了固定的客户。在4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公元集团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创造了许多原创性、突破性、颠覆性的技术。截至目前,公元集团主持或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共120余项,拥有国家授权专利772项,其中发明专利166项。
在加强自主研发的同时,公元集团还充分利用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人才和技术资源,通过建立开放式的产学研合作机制,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目前,公元集团构建了品种规格齐全的市政管网、工业管网、建筑工程、消防保护、电力通信、全屋家装、农业养殖、燃气管网八大业务板块,共计7000余种不同规格、品类的管材、管件及阀门产品,远销150余个国家和地区。
在挑战中捕捉机遇
当前,塑料管道行业发展面临不少挑战,如行业无序竞争,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部分新材料、新工艺发展遇到瓶颈等。卢震宇介绍,面对挑战,公司提出打造工装、家装、海外三个平台的战略:在原有
业务板块的基础上,不断开拓管道类细分领域的市场,针对农业、消防、水利、养殖、船舶等成立专项事业部;全面打造净水、防水、智能马桶、电线、新风管道等家装产品系列,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打造全屋家装;建立外贸生产基地,在海外平台上扩大布局,拓宽海外销售网络。此外,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新制造等新兴产业,并成立公元研修院,以人才铁军培养推动公司创新发展。
数字化是公元股份今后的主攻方向。
卢震宇表示:一方面,将数字化融入公司日常管理,以流程驱动数字化为抓手,降低内部沟通成本和管控成本,牵引公司业务转型、流程重构和管理模式的优化升级;另一方面,通过“数智绿三化”的方式助力生产模式的改变,通过物联网、AI、精益管理与生产制造相结合,打造全集团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全环节的数字连接和管理闭环。